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探美微课—第六期」比白砂糖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时间:2023-12-29 08:45:04 来源:搜狐

(本文来源探美族订阅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我是探美易瘦的营养师翟培英。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健康杀手。

我们国家推荐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摄入的添加糖是25-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虽然大家都知道糖吃多了不好,但却总在不知不觉中“多吃糖”。其实,有一种比白砂糖更可怕的“健康杀手”长期潜伏在我们的饮食里。

长久以来,它以一种“傻白甜”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却背地里悄无声息地干坏事。自1970年诞生以来,它让美国人的身体越来越差:

肥胖率:从13%达到了40%,增长3倍。

痛风发病率:到1996年止,增长3倍。

糖尿病发病率:到2015年止,增长7.5倍。

可以说,多数困扰现代人的代谢疾病,在它出现后,都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更可怕的是,它还把魔爪伸向了年轻人和小孩。原本倾向于中老年人群才会患上的疾病,也渐渐出现“低龄化”。

它到底是谁呢?

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 果葡糖浆。

什么是果葡糖浆?

多数小伙伴一听到 “果葡糖浆“ 这个名字,会将它与健康、天然划上等号。然而,这都是假象,可别被它骗了!

事实上,果葡糖浆中既没有果,也没有葡,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如果按所含果糖比例划分,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果葡糖浆分成 3 类:

含有 42% 果糖的42号果葡糖浆;

含有 55% 果糖的55号果葡糖浆;

含有 90% 果糖的90号果葡糖浆。

42号果葡糖浆适合用来做蛋糕、饼干;55号果葡糖浆则比较适合做冷饮;90号果葡糖浆因为果糖含量过高,甜度太大,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常见。

果葡糖浆的“优势”

1冷甜

果糖的甜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在40℃以下时,温度越低,果糖甜度就越高,最高可达蔗糖的1.73倍。因此,果葡糖浆能被广泛用于清凉的冷饮,如碳酸饮料、功能饮料、果汁、冰淇淋中。

2果香

加白砂糖多了会“齁甜”。而使用果葡糖浆的饮品,具备水果的香甜和清凉,没有任何腻味感,让人清爽而愉悦。

3溶解度最高

果糖溶解度为糖类中最高,更适合做饮品。

4抗结晶性

果糖较蔗糖难以结晶,不影响口感。

5保水耐干燥

果糖具有良好的保水分能力和耐干燥能力,能使糕点保持新鲜和松软,从而延长货架期。

6更容易发酵

能被酵母菌直接利用,在面包和糕点发酵中,速度快,产气多,使面包更松软。

7易产生美拉德反应

果糖更易受热分解,发生褐变反应,即美拉德反应,使面包、糕点产生特殊的风味。

8防腐蚀

果葡糖浆的渗透压大,具有防腐蚀的特性,在食品的储存上优于蔗糖。

由于以上种种优势,果葡糖浆被各大食品公司青睐。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可口可乐公司,他们为了节省成本,率先使用了55号果葡糖浆,替代了可口可乐中的白砂糖。调整一个已经成熟产品的配方一直以来是食品公司的大忌。但是可口可乐的这次调整,却满足了用户的口味。所以,这次改变,不仅为可口可乐公司节省了1/3 的成本,更带来了额外的收益。就这样,果葡糖浆席卷整个美国。

有人这样评价,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果葡糖浆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但目前从长远角度来看,它却是人类食品工业上“病民害国”的发明。

果葡糖浆对我们的危害

导致肥胖率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果葡糖浆发明以来,美国人的果糖摄入量与日俱增,从1972年每人每年不到0.45公斤,到了 1992 年很快就增长到每人每年28.35公斤,63倍的增长。在过量果糖的摄入下,美国人的肥胖率直线上升,从13%飙升至40%以上。

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超量的果糖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尤其是给「肝脏」带来巨大的代谢负担。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吃完整的水果,那么摄入的果糖,不大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摄入的果糖来自果葡糖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是因为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被膳食纤维包裹着,吸收速度更慢。而果葡糖浆中的液态果糖,在进入人体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被人体吸收。

果糖在进入我们的身体后,大部分会进入肝脏。而且,肝脏对待果糖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它会以一种叫做“脂肪新生”的方式,将果糖转化成脂肪。

持续吃掉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后,肝脏周边的脂肪越堆越多,渐渐就形成了脂肪肝。

根据美国持续70年的弗雷明汉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至少喝1杯含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比那些不喝饮料的人高出55%。

诱发胰岛素抵抗

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人体还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同等热量的果糖,比同等热量的白砂糖,更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

痛风患病率增加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是:吃了高嘌呤的食物。但最新的研究显示:海鲜等食物中的嘌呤对身体影响很小,真正导致痛风的元凶,其实是身体内部合成的嘌呤。

没错,你猜对了,这一切又和今天的果葡糖浆有关。果葡糖浆中这些超量的果糖,在肝脏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嘌呤基产物,引发尿酸升高。摄入过量果糖,还会阻止尿酸排出体外,长期下来就会导致痛风。

2011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的Hyon Choi博士,对46000名志愿者,进行长达12年的比对试验。

最终他发现:每周喝5-6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 29%,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

听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你今天举的例子,多数用的都是美国数据,离我的生活很远。”

目前,我国甜味剂市场依然以食糖为主导。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淀粉糖产业在规模、产量、品种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所以相对应的,2014年,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我国男性肥胖率增加了两倍,女性肥胖率也增加了一倍有余,这和果葡糖浆的发展历程是何其的相似!

如果还有人觉得离你的生活很远,那我建议你立刻打开冰箱,或者走进超市,拿起那些你常吃的食物,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看看到底有没有果葡糖浆的身影?我敢打赌,结果一定令你感到失望。

大部分我们常吃的食品,都添加了这个危险成分。哪怕是厂商一直标榜健康的酸奶、果汁、麦片、坚果... 都有它的踪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挑选食物的习惯。

从今天起,养成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的习惯,尽量少选或不选那些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