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牛 大 永
近期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配套建设社区食堂,引起网络热议。焦点集中在膳食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根据以往经验,在保证膳食质量的前提下,要实现价格亲民,必须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如硬件投入和食材采购等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本文探讨的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产业创新,在减少财政补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优质低价的目标。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人体免疫系统却加速退化。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人类形成了用医学健康管理取代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健康管理的生存策略。世界上有许多物种,包括现代人祖先以外的其他人种,因为生存策略出现了错误而灭绝。由于科技的进步,今天的人类已经有能力主动选择生存策略。人类之所以会用医学健康管理取代自身免疫系统健康管理,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演变使自身免疫系统受到了削弱,过度医疗使免疫系统进一步退化,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只要将投入医学健康管理资源的很少部分用于维护人体免疫系统,就能使人类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获得极大改善。从医学健康管理模式到免疫健康管理模式是人类文明走向的重大转折,是人类生存策略的科学修正。
为了获得健康和长寿,人类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保健品,其逻辑是现代人的食物结构中缺少某些物质,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问题是既然食物中没有这些物质,那么人体对这些物质的需求是如何产生的?合理的解释是由祖先遗传的。也就是说现代人的食物构成与祖先的食物构成不一样。火的使用使人类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
使用火以后人类增加了食物的摄入量,拓宽了食谱,同时改变了生活方式。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类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日三餐的膳食习惯,几十个群体成员按照约定的时间,将采集、捕捉、捕捞、狩猎等所获取的食物带回到有火堆的用餐地点,每个成员都能分享多种食物。部分生鲜食物和经过火加工的多种鲜活食物,在人的胃肠环境中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物质或产生新的功能,形成了现代人身体所需的营养结构。这也许正是人类进化成为高智能生命的关键节点。没有医药或保健品能替代食物的鲜活性和多样性所形成的营养结构对人体健康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正如费尔巴哈所说:“人就是自己吃进去的东西”。
对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快速增长的原因,科学界未能达成共识,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主要是食物和环境污染导致的。但美国从1970年代就开始执行严格的环保法案,此后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并未出现人们预期中的下降趋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快速增长,其依据是统计数据表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多发生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但这样的统计数据也可以解释为远离自然和过度医疗是引起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事实是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患病群体正在快速年轻化。
中国于2000年前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开始爆发,此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最重要的变化是普及了冰箱,冰箱使食物的保存时间更长。佛教徒等素食主义者不食用动物性食物,并未发现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因此可排除动物性食物的缺失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那么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物质一定存在于采摘前的植物之中。检索文献,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在植物采摘前存在,采摘后会快速消失。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的新生组织中合成,向其他组织转运。生长较慢的植物组织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而人类更喜欢食用鲜嫩的新生植物组织,可以推理,新生植物组织中新合成的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素,可能是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物质。
植物离开生长环境后,会停止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原有的植物生长素会与其他物质结合失去活性,或被氧化酶分解,植物停止生长。在冰箱中保存的蔬菜看似新鲜,但植物生长素已经消失。中国冰箱的普及比美国晚50年左右,发病时间也延后了50年。中国农村冰箱的普及比城市晚10年左右,发病时间也延后了10年。
膳食、呼吸和运动是城市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时代的三大健康主题。膳食主要是实现食物的安全性、鲜活性和多样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爆发式增长引起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栽培植物可改善封闭空间的空气质量;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空气清新、有阳光的优质运动环境。一种在有人类活动的封闭环境中可以栽培植物的“室内植物栽培装置”专利技术,可助力人类探寻新的生存策略。
在有人类活动的封闭环境中栽培植物,会出现光照不足和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长,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快速下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双碳源氧气协同栽培法”是向施用了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碳的植物栽培基质中吹送加入氧气和气态水的风,通过植物根部吸收有机碳,应对弱光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有可见光照射时,向植物叶片靶向吹送加入二氧化碳和气态水的风。使人工投放的有机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碳源与植物其他生长要素相互协同,在人与植物共享的封闭空间中为植物创造出适宜其生长的开放式小环境。最新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决定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植物的根与地上组织的比例,而较高的碳氮比和栽培基质中较高的氧含量可促进根的生长。
采用“双碳源氧气协同栽培法”可以建立融农产品生产和社会化膳食为一体的“社区生态营养食堂”,并最终发展成为包括农产品安全生产、社会化膳食、营养配餐、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在内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全方位免疫健康管理基地。对于不适宜在免疫健康管理基地生产的食材,可在全球范围内集团化整合优质资源,采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将新鲜食材快速分送到各地的免疫健康管理基地。社会化膳食方式有利于实现活菜、活米和食物多样化。
活菜是指即采即食的鲜活蔬菜;活米是将作为食材的植物种子发芽后食用,例如制作发芽糙米饭;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餐之中有蔬菜、菌类、干果、谷类、水产品、动物性食物、水果等多种食物,各餐之间食物的种类也要经常变换。膳食社会化还可以将人们从家务负担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学习、健身、休闲等活动,这也符合人口老龄化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膳食社会化可以从食材的生产开始对膳食的安全、营养、卫生、品质等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标准化管理;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资格管理;还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生产、膳食制作和餐饮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成本。
免疫健康管理是一场改变人们观念的社会变革,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新的社会生活方式,需要有一个认识、接受的渐进过程,可以分步实施。可先在发达国家和国内中心城市的餐饮、住宅、及其他建筑物中推广“双碳源氧气协同栽培法”,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多带庭院的别墅式住宅,可以在向阳侧延接能够栽培植物的组合式阳光房。可配套提供“双碳源氧气协同栽培法”和组合式阳光房设备。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蔬菜比例过小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和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还可以在服务、办公等场所和客厅栽培花卉等植物,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采用“双碳源氧气协同栽培法”技术,建设大型 “休闲购物生态广场”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多层透明建筑的向阳侧和顶层栽培农作物和观赏植物,其间可设置餐饮、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文化学习、办公等多种功能,在背光侧设置购物、医疗、影视、洗浴等功能,使之成为市民餐饮、休闲、娱乐、健身、养生、购物等的活动中心,可以在植物栽培区自营或出租场地和设施,建立采摘园、植物领养园、家庭园艺基地,以及青少年科研基地等。这一阶段可以为免疫健康管理基地建设积累资金;
第二阶段可以在城市周边建设日光温室,将进入采摘期的蔬菜采用育苗盒、营养钵、控根器等移植到蔬菜超市和社区销售网点(有社区生态营养食堂的社区生态营养食堂即为销售点)等的种植箱中进行销售,或消费者连带栽培器皿一起采购,移植到自己的种植箱中(无需施用二氧化碳和氧气),即食即采;
第三阶段可在社区已有建筑物的向阳侧扩展出日光温室,形成蔬菜栽培和就餐区,原有建筑用于膳食制作和仓储。有条件的可以将免疫健康管理基地设计成墙体和中间层地面可通过光线的多层透光建筑,并综合考虑社会化膳食、运动健康、日光浴、植物浴等多种免疫健康管理设施的配套建设。为方便消费者还可以配置流动送餐车和无人机,将成品或半成品按网约送到指定地点。还可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等设施。以上三个阶段可以交叉进行。
“双碳源氧气协同栽培法”也会推动住宅、写字楼、学校等建筑物的结构变化,在向阳侧增加宽敞的透光结构,用于栽培植物、会客、休闲和健身等。
可以预见,在人与植物共享的多层透光建筑中栽培农作物会成为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以膳食社会化为核心的免疫健康管理模式将成为人类的新生活方式。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