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治肾虚 是中医特有的疗法吗「如何治疗肾虚最有效」

时间:2024-02-10 08:55:24 来源:搜狐

如果出现了肾虚,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补补肾。一走进药店,柜台上的补肾药可谓琳琅满目,丸、剂、膏、胶囊……目不暇接。这些补肾药最主要的顾客就是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年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人们有意无意地把“中年”和“开始衰弱”划上等号。再加上满世界的广告都在宣传“十男九虚”、“疲劳就是肾虚”、“肾虚就要补肾”,使得不少中年人总觉得自己虚。为了获得点心理安慰,一些中年人还会买补肾的药来吃。

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博士点(一级学科)肾病专业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罗仁教授指出,有很多人根本没必要去补肾,疲劳、年龄都不是界定补肾的标准。本来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营养物质不能被补上,还给脏器平添了排毒的负担。是否需滋补调理,最好咨询中医专家的意见。

中医告诉你究竟什么是肾虚

据罗仁教授介绍,“肾虚”是中医特有的术语,很多人把中医所说的“肾”简单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脏,这是一个常见的普遍的误区。西医所说的肾脏是组成泌尿系统的一个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及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体外,没有什么虚实之分。而中医对“肾”的认识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多个组织、器官,具有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的先天根本,关系着人类的生存繁衍。肾气盈亏除了反应肾脏及其相关的组织健康与否,也代表生命力是旺是弱。肾虚疾病表现中所谓的肾虚、肾亏,涵盖了肾脏及肾经的气血循环,或功能与肾产生关联的器官组织,如相关泌尿、生殖系统等问题,部分概念与西医解剖学上所称的肾脏有所不同。

“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状况,肾虚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机能减退,可以反映为人体的机能下降而出现的一系列的虚弱症候,既包括发病前的亚健康状态,又包括慢性、消耗性疾病伴随的虚弱症状及脏器功能衰竭而表现出的症状。男女老少都可能肾虚,并不是男人的专利。中医认为,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种类型。

阳虚症状: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男性易阳痿早泄,妇女易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阴虚症状:容易上火,口干,尿黄,大便干燥;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脱发齿松,盗汗失眠,梦呓磨牙,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早泄、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阴精,是一身阴液的总源。阴精亏损会引发各种疾病,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消渴(糖尿病)等。

调理肾虚“药补不如食补”

罗仁表示,中医一向有“治未病”的主张,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的观点“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观点在很多古今中医的书籍中都有谈及。调理肾虚,中医同样主张要先立足于预防。在预防肾虚方面,因起病与恣情纵欲有关的,应清心寡欲,戒除手/淫;如与全身衰弱、营养不良或身心过劳有关的,应适当增加营养或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性欲。

如果确实属于肾虚,应先到正规医院中医科诊治。判断肾虚究竟是哪种类型,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和参”,根据不同的症状全面分析之后才能定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治。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应慢慢调理。在调理肾虚的思路上,主张“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或参考以下的解决方案;如果是“药补”,最好由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开出对症的药方,切忌胡乱滥补。中医历来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该补“阴虚”的时候补了“阳虚”,或者该补“阳虚”的时候补了“阴虚”,都会严重破坏人体平衡,加重病情。如果怀疑自己肾虚,还需要专家的最后确诊,方能开始药补,这是最为保险的方法了。

肾阳虚解决方案:补阳益肾。建议多吃核桃,同时有针对性地运用可补肾壮阳的药材来炖汤,例如猪腰炖核桃或巴戟天炖猪尾巴汤,再加上一些枸杞子、山萸肉、桂圆肉、大枣等,美味而滋补。

肾阴虚解决方案:滋阴补肾。可以多吃黑木耳、莲子、桂圆肉、桑椹子、枸杞子等滋养全身阴液的食物。同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可滋阴补肾的药材来炖汤,比如山药枸杞银耳汤或海参炖瘦猪肉汤等。

巧以运动调治肾虚

罗仁指出,经常进行适度的运动,也是调治肾虚的好方法。他分析说,运动可以健运四肢,而脾主四肢,四肢健运可以健脾开胃,脾胃又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强,则先天之本可得后天滋养,故运动可以治疗肾虚。他建议,肾虚者平时不妨多做以下的运动。

1.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进行。

2.提踵颠足: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带动五脏六腑。

3.用脚后跟健走: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4.摩肾腧:并腿坐于床沿,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

5.三元式站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深呼吸: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循环再做。运动治疗仅起辅助左右,不能替代药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