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新闻 >

佛学与保险「保险与人生」

时间:2024-03-08 08:50:26 来源:搜狐

很多人可能从未想过保险能与佛法之间有什么关联,所以今天说说保险与佛法的关系。

购买保险本质上是以小成本为代价降低将来一定时间内因积累的财富不足以应对的人生风险的问题。同时,保险不能解决你财富不足的问题。所以保险并不保险。也就是说,购买保险本质上是因内心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应对风险的行为方法。(这里讨论的保险一般是指人身保险。)所以,网络上几乎所有的理财课程都教导你如何划算便宜的购买保险,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保障。对吧?可是,保险背后的逻辑与真相是这样吗?保险是如理财课那样说的吗?事实上这些理财理论都错了。今天告诉你的是命理上的,了烦四训的教导:每个人的福报,也就是财富,保险保不了!也就是说你的财富与保险无关!

千金之人必定享千金之福,不买保险也少不了,

百金之人必定享百金之福。买了保险也多不了。

保险公司自称服务宗旨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等境界,让我自愧不如,无以辩驳。因为“我为人人”是布施是给出去的心境,这种心境在佛法里称为慈悲心,是报众生恩,意思是感恩之心是改命的基础。任何人购买保险的初衷如果真的怀着我为人人的慈悲心,便是功德心,那么此人的命运必定好到不得了。

但是很明显,大多数人购买保险是因恐惧情绪的产生。从佛法上说,购买保险如果应对的心态是出于对风险的恐惧,那么,因果不空,恐惧的因将被放大,那么对应的恶果境遇将被加速显化。同理,出于无法承受风险的恐惧通过购买保险如能平复内心的恐惧,那么很明显,知错能改,善大莫焉。虽然这不是治根本的法门,但却是补救法门,是改过之方。所以,保险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双刃剑,而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神通,以毒攻毒的自损法门,属不究竟的法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因果不可改,前因后果不能抵消,功过无法相抵。所以,从命运的角度来看,生命不需要保险,也无法保险。

现实生活中,按常理来说购买保险的人的原因应是前者居多。而按保险公司的出险数据,出险率远低于社会平均发病率(保险公司又不傻,保险都是有精算师计算过赔率后才提交保监会审核后上市的。),从国内几大保险公司巨头的连续多年业绩高增长可以看出:现实中其实是后者居多。如果人人都出险,保险公司早就倒闭了。如今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日益见长,这可以从国内几大保险公司巨头的身材可以看出来。这不必多说,对吧。

但是疑问是:保险公司的发展壮大,对于社会国家,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保险还能跟佛法有什么关系?

不但有,正如前面所述,大有关系!

保险公司是应运而生的。

说保险,得先说中国老百姓家庭最恐惧害怕的事情:病不起因医疗贵,住不起因房价高,读不起书因教育成本高。这三座大山,让很多家庭望而生畏。试想,如果家里有个如癌症的重疾病人怎么办?你试试没房子,能否让居无定所的家庭安稳?你试试自己的孩子因为户籍问题无法跟随父母入学成为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是否除了亏欠感,是否还伴随着失败感?

不要焦虑,请放心,你绝对不是一个人。

保险公司正是有了上面所说的三座大山的“土壤”,才茁壮成长,发展如此迅速。这根本上是得益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高速发展。让保险业在中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人身安全到财产安全,险种涵盖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在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人们相信有了保险,事事有保障,事事有利益垫底,保险虽不能保命,起码可以避免因病致贫,因意外返贫,对吧,如果不看命理,起码这看起来是这样的。所以保险涉及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生命,一个是财富。所以保险的任务是:最大限度保证生命发生危难时解决对金钱的需求。不幸的是即便购买了保险,也只能保证生命发生危难时金钱的部分需求,无他。

试想,你购买的保险,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所购买的保险对你的生命将毫无意义。这个事实的作用在于说明人的生命意义是每个人自己赋予的。有钱没命花,也就是钱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保险的价值将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失效,而且还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例如养老保险的领取前提是你得有这个对应的岁数寿命。如果你是个短命鬼,那不好意思,国家法律规定你所缴纳的部分保险金只能为国家人民作贡献了。有人会说因为保险,死后还留给后人一笔财富,表面看确实是这样,但是你是否听说过郭鹤年的家训:儿孙若如我,何必留多财?儿孙不如我,多财亦是空。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你忧心什么呢?

由此,引出佛法与保险的问题。因为佛法与生命息息相关。你一定听说过济公活佛说的话:他家富贵前生定,你妒什么?济公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知命信命,真相信命中注定,就能理解自己生命中的所有境遇都是自‬证‬预‬言‬,‬心想事成。你妒忌别人有什么用呢?如果你算过八字,必定知道每个人的财富都是命中注定,有些人就是天生富有!你嫉妒什么呢?前世不修今受苦啊!如果你说不信命这些迷信的东西,这很好,但不幸的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王德峰教授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不信命,此人悟性太差!请问你信命还是不信命好呢?更不幸的是:不管你是否信命,导致命运的生命法则都在你身上生效并验证。因为这是道德经说的道,素书说的: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但请不要悲哀,因为佛祖说过因果不可改,但没说过命运不可改。即我们如想要改变人生,唯有改命这唯一途径。所以请不要曲解为信命是颓废的,消极的人生态度。前文已经解释过为何信命是积极的,这与很多人以为的信命刚好相反。如果你信命,而且是真信命,则意味着你把自己从宇宙主导论提升为意识主导论。这意思是说:你从三维空间进化到了四维空间甚至更高的N维空间。这种进化将导致你具备穿透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直接超越99.9999的人。这种人被佛祖称为佛。所以,与圣经不同,上帝只有一个,佛却有很多。

金刚经中描述,佛者觉也,佛者的福德胜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试问具备这样能力的人会缺钱吗?那么保险对这种人有何意义?请不要误解是指世界富豪,因为这部分人不缺钱,可能不需要保险。而我们是普通人对吧?所以需要特别说明佛祖的原义: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意思是说人人都具备成为这种佛的潜质。但不是人人都是佛,得道者才是佛,孟子说得道者,天地皆备与我。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生问题。

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过去没有保险的人就活得不好吗?现在购买了保险的人就过得好吗?这不见得吧?中国几千年来,甚至人类历史上出现人身保险这一事物是18世纪中叶。那时候之前的人类没有保险的生活得也很幸福快乐。(关于新中国的保险业务发展史,特别想提到的是:1958年10月,西安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所以保险被停办20多年,直到1979年中国保险业务复业,才真正的开始发展。)

可能很多人仍然无法接受保险与佛法有关。但每个人的现实境遇都是自证预言。保险源于内心的恐惧,所以保险对于现代人的作用不言而喻。购买保险,如能消除内心的恐惧,那么保险的作用,对于生命来说就是有效的,与金钱无关。所以现实中购买的保险不是真正意义的保险,只解决部分的金钱问题。对于命运,真正有效的保险,应能解决人生的健康问题,财富问题,情感问题。而解决这人生三大主题的“保险”,就是六祖说的活出自性,活出本然的转态,法尔如是。就是佛祖说的观自在,孔子说的致中和,止于至善!王阳明说的致良知!而且不花你一分钱。所以真正的保险就是积累功德,这份“保险”一以贯之,大道至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