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作为机体免疫应答的中坚力量,B细胞时刻准备着识别和摧毁入侵机体的抗原(包括感染和癌细胞)。B细胞受体(BCR)与抗原结合会诱导一系列应答,最终导致B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然而这些应答的动态性质,使它们研究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光激活的抗原caged-Np。他们将光激活抗原与活细胞单分子成像技术结合起来,阐明了B细胞激活过程中的探测行为和BCR分选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一月十三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的刘万里研究员和刘磊教授。(延伸阅读:清华大学Cell Res最新免疫综述文章)
研究显示,接触caged-Np的B细胞表现出探测性行为,不停向随机方向延伸自己的伪足。这是一种细胞固有的行为,严格依赖于F-actin的重塑。B细胞探测行为在光激活后4秒内结束,说明这一应答对BCR结合很敏感而且具有特异性。研究人员还发现,B细胞探测的终止伴随着BCR聚集成BCR microclusters。
这项研究向人们展示,抗原结合会诱导BCR聚集成BCR microcluster,这是B细胞捕获抗原的一个基础机制。
作者简介:
刘万里 研究员,博导 2011.12– 研究员,博导,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2011 博士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2005–2007 博士后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微生物与免疫学系;2001–2005 博士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7–2001 学士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刘磊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在Columbia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进入清华大学工作,现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生命中心pI。研究领域为蛋白质化学合成。担任《J. pept. Sci.》《ChemplusChem》《Chin. Chem. Lett.》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曾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Utilization of a photoactivatable antigen system to examine B-cell probing termination and the B-cell receptor sorting mechanisms during B-cell activation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