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

计划阻止癌症扩散,结果却让人改变了研究方向

时间:2020-04-16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心脏衰竭每年影响全世界2300万人,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心脏病发作后,成人心脏会失去多达10亿个心肌细胞。与体内其他许多器官不同,成年心脏无法自我再生,因此这些细胞永远不会被替换。它们的丧失会降低心脏的强度,并导致疤痕的形成、心力衰竭和最终死亡。

“这真的很令人兴奋,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让心脏细胞继续增殖。目前所有的心脏病治疗都不能逆转心脏组织退化,只能减缓病情进展。现在,我们在老鼠身上竟然找到了心脏再生的钥匙,”剑桥大学药理学系研究员Catherine Wilson博士说。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细胞复制受到自身和细胞周期的严格控制。当细胞开始无法控制自我复制时,癌症就来了。在这个过程中,Myc基因起着关键作用。Myc在绝大多数癌症中都是过度活跃的,因此很多癌症研究都喜欢靶向这个基因。

当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使Myc过度活跃时,他们在包括肝脏和肺在内的器官中看到了Myc的癌变效应:在几天的时间里,大量细胞开始复制。但心脏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

他们发现,心肌细胞中Myc驱动的活动严重依赖于细胞内另一种由Ccnt1基因制造的细胞周期蛋白T1的水平。当Ccnt1和Myc基因同时表达时,心脏会进入再生状态,细胞开始复制。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Wilson说:“当这两个基因在成年小鼠的心肌细胞中一起过度表达时,我们看到了广泛的细胞复制,导致心肌细胞数量的大量增加。”

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ChIp,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Myc在心脏细胞中的作用。Myc产生一种转录因子蛋白,它与特定细胞中的DNA结合并激活基因表达。但是尽管蛋白质结合成功,心脏细胞并没有开始自我复制,因为另一种对基因表达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细胞周期蛋白T1(Cyclin T1)在心脏中缺乏。将其添加到Myc过度活跃的细胞中,才会导致细胞开始增殖。

“目前的治疗方案都不能逆转心脏组织的退化。心脏无法自我再生是一个重大的临床需要,暂时未得到满足,”Wilson说。“我们发现,即使在心脏中打开了Myc,其他的工具也无法使其工作,这可能是心脏癌如此罕见的原因之一。现在我们知道缺少了什么,我们可以添加它,让细胞重新复制。”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心力衰竭发病率的增加,病人护理的费用预计将大幅增加,研究人员希望将他们的发现能发展成为治疗心脏病的基因疗法。“我们希望使用短期的、可切换的技术来打开心脏中的Myc和Cyclin T1。这样我们就不会留下任何可能无意中导致癌症形成的基因足迹,”威尔逊说。

原文检索:Reactivation of Myc transcription in the mouse heart unlocks its proliferative capacity

(生物通:伍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