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

武汉植物园在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1-12-15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全球变化及富营养化过程对沉水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团队以菹草(potmogeton crispus)和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为实验材料,与丹麦奥胡斯大学合作开展气候暖化和水体氮浓度增加对沉水植物生长与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温带区域,增温在加氮前后均显著促进伊乐藻的生长,而加氮前,增温处理组未改变菹草的总地上生物量,但产生更多石芽、更少的叶片,加氮后,增温对菹草的影响变弱,可能与菹草的生活史周期有关(图1)。此外,研究还以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和光叶眼子菜(potamogeton lucens)为实验材料,以鱼类群落、水体营养、气候暖化为实验处理,在武汉植物园实验水池开展受控实验,结果表明小型鱼类群落对水体初级生产者的调控能力显著地强于水体富营养和增温处理(图2)。研究分别以“Responses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and periphyton to warming under two nitrogen scenarios: A microcosm study”为题发表在期刊Hydrobiologia上,武汉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刘洋是论文第一作者,中丹中心(奥胡斯大学)J. p. pacheco和武汉植物园操瑜副研究员分别为通讯作者。以“Small-sized omnivorous fish induce stronger effects on food webs than warming and eutrophication in experimental shallow lakes”为题发表在期刊Science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中丹中心(奥胡斯大学)J. p. pacheco为第一和通讯作者,操瑜为最后通讯作者。

论文1: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750-021-04530-z

论文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1040705

武汉植物园在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加氮处理前后菹草的生长与繁殖对增温处理的响应

武汉植物园在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2鱼类群落、富营养化与气候变化对初级生产者的影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