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东亚植物区系来源于何处,是备受植物地理学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有很多证据表明,热带亚洲成分在其中有很大贡献。了解热带亚洲的新生代植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油麻藤属(Mucuna)是豆科菜豆族刺桐亚族的攀缘木质大藤本,该属植物现在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泛热带地区,在热带亚洲尤其常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中层间藤本中最为优势的类群之一。然而,如此常见的植物类群但却鲜有化石报道,这主要是与热带地区新生代古植物研究的不充分所造成的。化石记录的缺乏,对解释这一类群的生物地理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组与越南国家自然博物馆自2016年便合作开展越南新生代古植物学的研究。古生态组越南籍博士研究生阮伯雄(Nguyen Ba Hung)在结束了国科大的集中授课之后,受到疫情影响,一直无法来到版纳植物园开展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针对疫情的情况,导师苏涛制定了周密的研究计划,阮伯雄按照计划前往越北安沛省安沛市开展野外工作,在中新统地层中采集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植物化石,油麻藤属大型豆荚化石就是其中之一。在黄健助理研究员和苏涛研究员的远程指导下,他对这批化石材料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的研究。基于形态分类比较,将其定为现生白花油麻藤的相似种(Mucuna cf. birdwoodiana Tutcher)。
白花油麻藤属于油麻藤属大果亚属(subgen. Macrocarpa),现今广泛地分布于华南地区。越南北部发现的该化石不仅是此属世界首个确定的记录,也表明了华南植物区系与越南北部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为东亚植物区系的热带亚洲起源学说提供了古植物学的证据。
该项研究成果以First pod record of Mucuna (papilionoideae, Fabaceae)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the Yen Bai Basin, northern Vietnam为题在国际古植物学专业期刊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正式发表。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等基金的联合资助。
图1. 发现于越南安沛盆地中新统地层中的白花油麻藤的相似种(Mucunacf. birdwoodiana)荚果化石
图2. 现生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的花序与荚果
图3.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藤本园栽培的大果油麻藤(M.macrocarpa)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