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

“类以味聚”:相似的体味可能有助于社会联系

时间:2022-07-26 10:16:53 来源:网络整理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可能倾向于与体味相似的人交朋友。研究人员甚至能够预测完全陌生的人之间的社交互动质量,首先用一种被称为电子鼻(eNose)的设备来“闻”他们。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些发现表明,嗅觉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大。

任何遛过狗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狗通常可以从远处分辨靠近的狗是朋友还是敌人。当有疑问时,当遇到对方时,两只狗可能会仔细而明确地互相嗅一嗅,然后再决定是要玩一场游戏还是要全面开战。嗅觉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的主导角色在除人类之外的所有陆生哺乳动物中都有广泛的记录。这是因为人类不像其他陆地哺乳动物那样在社交场合使用鼻子吗?还是人类的这种行为是隐蔽的,而不是公开的?

魏茨曼脑科学系Noam Sobel教授实验室的研究生Inbal Ravreby提出了后一种假设。她依据的是之前的两个观察结果。首先,有几条证据表明,人类一直在嗅自己,尽管大部分是下意识的。第二,人类经常下意识地嗅别人。此外,众所周知,人们倾向于和那些在外貌、背景、价值观甚至大脑活动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雷夫比假设,当人们下意识地闻自己和别人的气味时,他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进行比较,然后他们可能会被那些气味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

为了验证她的假设,Ravreby招募了几对“普通朋友”:这些“普通朋友”是同性的,他们的友谊最初建立得非常迅速。她假设,因为这种友谊是在深入了解之前形成的,所以它们可能特别受身体气味等生理特征的影响。然后,她从这些点击好友身上收集体味样本,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将这些样本与随机收集的个体进行比较。在一组实验中,她使用eNose来评估气味的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在另一个实验中,她要求志愿者闻两组体臭样本,以评估通过人类感知测量的相似性。在这两种类型的实验中,点击好友的气味明显比随机配对的个体更相似。

接下来,Ravreby想要排除体臭相似度是点击友谊的结果,而不是促成原因的可能性。例如,如果朋友们有相似的气味,是因为他们吃了相同类型的食物,或者分享了其他影响体味的生活经历,那该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avreby进行了另一组实验,她用eNose“闻”了一些彼此完全陌生的志愿者,然后让他们成对进行非语言的社会互动。在每一次这样的结构化互动之后,参与者根据他们对对方的喜爱程度以及他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来评估对方。随后的分析显示,那些有更多积极互动的人,确实闻起来更像对方,这是由eNose决定的。事实上,当Ravreby和统计学家Kobi Snitz博士将数据输入一个计算模型时,他们能够以71%的准确率预测哪两个人会有一个积极的社交互动,仅基于eNose的数据。换句话说,体臭似乎包含了可以预测陌生人之间社交质量的信息。

Ravreby总结道:“这些结果表明,正如俗话所说,社会化学中存在化学。”索贝尔提出了警告:“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行为就像山羊或鼩鼱一样——人类在做出社会决策时可能会依赖其他更重要的线索。尽管如此,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实表明,鼻子在我们选择朋友时发挥的作用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