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免疫系统路线图发布

肥胖的慢性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的特点是身体脂肪过多增加并在组织中积累。那些肥胖的人也有增加的风险伴随或继发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位于荷兰格罗宁根的欧洲衰老生物学研究所(ERIBA)和位于德国耶拿的莱布尼茨衰老研究所-弗里茨李普曼研究所(FLI)的研究人员已经首次在小鼠模型中展示了转录因子C/EBpβ如何积极影响脂肪储存并保持健康,即使在特别高脂肪的饮食下。
近年来,工业化国家的超重和肥胖人数急剧增加。以德国为例,现在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超重,大约20%的人口肥胖。肥胖的定义是由于脂肪的比例极高而导致体重过重,通常是由于脂肪在腹部的肥大(肥厚)脂肪细胞(脂肪细胞)中累积而成。这种所谓的内脏脂肪会导致炎症,而炎症在各种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2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和某些癌症。因此,全球肥胖流行率的上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正在深入调查肥胖与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
在最近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位于荷兰格罗宁根的欧洲衰老生物学研究所(ERIBA)和位于德国耶拿的莱布尼茨衰老研究所-弗里茨李普曼研究所(FLI)的研究人员表示,现在已经证明,转录因子C/EBpβ功能增强的转基因小鼠可以以这种方式存储多余的脂肪,即使在压力条件下,如明显的高脂肪饮食,它们也能保持健康。
脂肪储存的部位影响健康
内脏脂肪库中的脂肪储存主要是通过单个脂肪细胞的大小增加发生的(肥厚性脂肪储存)。然而,当这些细胞达到其最大存储能力时,持续的脂肪摄入开始在脂肪库之外的组织中有害地积累,特别是在肝脏和肌肉中,导致这些组织的功能受损。“然而,有一组人,尽管长时间肥胖,但没有经历任何明显的健康问题,”康奈尔斯·卡尔霍文教授报告说,他曾是FLI的研究小组组长,现在在ERIBA工作。
先前的研究表明,有两件事特别有助于这种健康的肥胖表型:首先,不是储存在腹部,而是作为手臂、大腿和背部皮下脂肪的脂肪对健康更有利。此外,储存在所谓的增生性脂肪组织中的脂肪,是由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形成的(增生性脂肪储存),也不太可能造成伤害。因为有更多的细胞可以用来储存脂肪,所以它们体积更小,因此新陈代谢更健康,炎症更少。“然而,我们对调节上述脂肪储存有利条件的遗传因素的知识仍然非常有限,需要更详细的研究,”Calkhoven教授补充说。
转录因子C/EBpβ功能的增强控制脂肪的储存
当在实验室小鼠高脂饮食喂养,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增加体重,变得肥胖,并开发代谢问题类似于肥胖的人类,包括脂肪组织炎症,脂肪堆积在肝脏和肌肉等通常无脂肪组织,和2型糖尿病。
“在我们目前的研究中,我们一方面能够表明,转录因子C/EBpβ功能增强的转基因小鼠主要在增生性脂肪组织中存储多余的脂肪,具有更多和更小的脂肪细胞,”ERIBA的Christine博士报告Müller。即使在极高脂肪的饮食中,这些C/ ebp β-超功能小鼠表现出较少的脂肪组织炎症,不积累脂肪在肝脏或心脏,并保持健康的葡萄糖代谢。另一方面,在男性,C/EBpβ超功能也刺激有利的脂肪储存在皮肤下的仓库。Müller博士说:“两者都是导致人类健康肥胖表型的因素。”
在之前发表的两项研究中,来自耶拿和格罗宁根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相同的C/ ebp β超功能小鼠,在正常饮食下,新陈代谢普遍改善,与野生型同辈相比,这也与较少的癌症和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显著延迟有关。
我们很快就能控制多余脂肪的储存吗?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证据,C/EBpβ超功能定制小鼠的生理更健康的新陈代谢,即使在不健康的营养条件下,如高脂肪饮食的压力,”Calkhoven教授解释说,总结了这些发现。“当前研究识别转录因子C / EBpβ作为主要监管机构的健康脂肪存储,但同时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药物诱导C / EBpβ机能亢进可能可以用于重定向存储的多余脂肪肥厚性模式更有利有害增生的模式。这将对新陈代谢健康和衰老产生巨大影响。”
初步研究已经表明,这种C/EBpβ药理靶向策略原则上是可行的。因此,这类药物的开发将对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产生巨大的影响。
-
健康的脂肪?转录因子C/EBPβ对脂肪贮存有积极影响
2022-07-26 -
饮食中的胆固醇会加重患流感小鼠的炎症和疾病
2022-07-26 -
现代人缺钙,基因编辑的西红柿可以补充维生素D
2022-07-26 -
什么是猴痘?微生物学家为您解析!
2022-07-26 -
突破性SARS-CoV-2感染后的长新冠现象
2022-07-26 -
促结缔组织瘤对PD-1阻断免疫治疗有反应
2022-07-26 -
与常规试剂比较,这种试剂能更清晰详细地揭示病毒
2022-07-26 -
嵌入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古老病毒元素不是来自化石逆转录病毒
2022-07-26 -
一种耐受更高盐浓度的盐碱地超级小麦!
2022-07-26 -
Cell Rep:无症状COVID-19仍可能导致怀孕风险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