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铁的摄入、信号转导和感知
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研究组的科研人员通过全面的资料查询和数据整理分析,对长蒴苣苔属的民族植物学用途、植物化学成分、药理应用和毒理学等内容进行全面整理,揭示了长蒴苣苔属植物的医学潜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17种长蒴苣苔属植物在亚洲不同国家的传统医学中被应用。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166种化合物,包括萜类、黄酮类、酚类、脂肪酸、查耳酮、类固醇等。其中,萜类、黄酮类、查耳酮和酚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药理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体内和体外的生物活性。据资料显示,这些粗提物和分离化合物具有抗尿石、肾保护、抗菌、抗癌、抗糖尿病、细胞毒杀、伤口愈合及抗氧化等多种功能。
传统用途和科学评价表明,Didymocarpuspedicellata是本属植物在世界上一些地区应用最广泛的种类之一。虽然对该属植物的化学和药理性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需对其药物学和毒理学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保证其作为药用植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品质特性。此外,进一步研究部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可能会提高这一类群的生物活性,促进其传统用途的科学开发。
这项研究以“A review on ethnobotany,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the genus Didymocarpuswall. (Gesneriaceae)”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上。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1143026)、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项目(2019FY101800)和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SAJC202101)的资助。肯尼亚籍留学生Consolata Nanjala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胡光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组的其他学生也参与了本项研究。
论文链接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Consolata Nanjala)
-
上海交大电院周健军教授课题组在模数转换器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2-07-2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强韧化氧化石墨烯基复合块体材料制备领域取得进展
2022-07-26 -
上海交大电院朱卫仁课题组发表超表面加密最新研究成果
2022-07-26 -
物理学院许甫荣团队与合作者有关四中子态能量和共振宽度的理论预言被实验证实
2022-07-26 -
新发现的人类严重基因缺陷,增加了死于疫苗和简单病毒感染的风险
2022-07-26 -
重编程技术让受损的肝组织更快修复
2022-07-26 -
运动如何对抗糖尿病损害的新证据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