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工所戴亚康课题组提出了面向儿童良性癫痫的脑功能异常评估方法
根据最近发表在《Oncogenesi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由中科院合肥物理研究所Fang Zhiyou教授和Chen Xueran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棕榈酰化可调节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激活EZH2–STAT3通路,促进胶质母细胞瘤(GBM)替莫唑胺(TMZ)耐药性和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自我更新。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TMZ是目前临床治疗GBM最常用的化疗药物。然而,TMZ耐药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近的数据表明,在某些类型的肿瘤中,蛋白棕榈酰化功能障碍与GBM进展和化疗耐药有关。因此,棕榈酰化是解决TMZ抗性的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GBM中与GSC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新的机制证据。他们还研究了棕榈酰转移酶ZDHHC4在GSK3β及其靶点EZH2/STAT3在GSC自我更新中的激活作用。
结果鉴定出ZDHHC4-GSK3β-STAT3轴与GBM的TMZ抗性有关。他们发现EZH2/STAT3信号磷酸化通过降低ZDHHC4表达或GSK3β棕榈酰化下调,从而抑制GSC自我更新、TMZ化疗耐药和肿瘤发生。
该研究的负责人Zhao Chenggang说:“这项研究确定了ZDHHC4作为GBM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加深了对GBM化疗耐药性的认识,并为GBM的靶向治疗铺平了道路。”
中国科学院提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GSK3β棕榈酰化对胶质母细胞瘤的促进作用
2022-07-26 -
我国学者在晶圆级范德华接触阵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2-07-26 -
G-CSF通过重塑T细胞三维基因组结构诱导免疫耐受分子机制
2022-07-26 -
华南植物园“黑果枸杞LrNOR基因及其蛋白的应用”获发明专利
2022-07-26 -
我国学者在运动促进骨形成和提高免疫力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2-07-26 -
新的小麦穗发育调控基因
2022-07-26 -
Nature子刊:哺乳动物卵子以及早期胚胎翻译组研究
2022-07-26 -
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发现延胡索酸调控B细胞的机制和功能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