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服务平台助推芯片山东替代
近日,海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项目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进行测产。经专家组测算,公共试验基地种植的“湘两优900”“吨两优900”杂交水稻平均亩产910公斤。当天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领衔。
三亚市崖州区坝头测产现场,专家考核组随机选取3处田块进行实割测产。第一块田实割面积1.07亩,共收谷干谷939.14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877.70公斤;第二块田实割面积0.96亩,共收谷干谷880.61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917.30公斤;第三块田实割面积0.87亩,共收谷干谷813.45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折合平均亩产935公斤。最终,试验示范片平均干谷产量为910公斤/亩。
“今年早稻试验亩产虽然略低于去年早稻,但取得亩产910公斤确实不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涂升斌说,因为气温低时水稻容易发生烂秧、死苗等,今年早稻试验开始后,海南先后遇到几个倒春寒,这对水稻生长非常不利。经过专家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影响不是很大。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海南省启动“海南双季稻亩产3000斤(早造晚造合计1500公斤)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并被列入2021年海南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引进和收集湖南、广东具有高产、高抗病和广适性的水稻组合,在海口、三亚、乐东、陵水、临高等地建立9个核心示范点。每个示范点40亩,以早稻亩产450公斤,晚稻亩产300公斤,双季亩产1500公斤为目标,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筛选出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的强优势、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突破海南水稻单产潜力。
去年,经专家组测产验收,有3个试验示范点双季亩产达到1500公斤目标。其中三亚崖州区坝头试验示范点早造亩产926.5公斤,晚造亩产660.39公斤,双季亩产1586.86公斤,创海南水稻双季单产最高纪录。
今年,项目组考察海南各市县光温条件、土壤肥料、灌溉条件等情况后,在海口、定安、临高、乐东、陵水、东方等市县建立10个试验示范点,将集成的双季稻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在示范点进行试验示范。主要种植“湘两优900”和“吨两优900”两个品种。
三亚市崖州湾坝头南繁基地示范面积40亩,2021年12月19日播种,2022年1月6日开始插秧,“湘两优900”和“吨两优900”各插20亩。之所以连续进行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试验,是为了筛选出2至3个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广适性、超高产的杂交稻新组合,然后进行推广。
-
亩产910公斤!海南杂交水稻攻关示范项目2022年双季早稻测产
2022-12-15 -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主体兰州经开区建设水平持续迈上新台阶
2022-12-15 -
宁波余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攻坚行动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2022-12-15 -
2021年北京技术市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9万项,成交额突破7000亿
2022-12-15 -
贵州省科技厅圆满完成2021年科技研发产业招商工作
2022-12-15 -
四川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2-12-15 -
湖北启动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作
2022-12-15 -
首批浙江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出炉 宁波入围两席
2022-12-15 -
安徽省滁州市发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2022-12-15 -
安徽芜湖举全市之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名城
2022-12-15